材料科学系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211”工程和本校“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国家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中心”和“教育部先进涂料工程中心” 。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5人。
主要研究方向:
1.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2.新型涂料制备及其树脂的分子设计;
3.高密度微电子系统的电子封装材料与工艺研究;
4.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
5.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开发。
近年来获得的主要奖项:
“高分子凝聚态的若干基本物理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展微分析技术的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紧凑型荧光灯光衰机理的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亚微米集成电路剖析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集成电路陶瓷封装用增塑剂和粘接剂研制开发”(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集成电路的工艺材料诊断和新产品开发研究”(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一等奖)。
开设的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子材料,高分子物理,晶体学,发光材料理论和应用,薄膜工艺等。
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国家急需的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开发和多种新型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等工作。
先进材料实验室
材料物理与化学从新材料的基础物理与化学特性的研究入手,研究开发新材料与器件。本专业以国际先进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功能材料与器件为主要研究方向,既强调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又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和开发。从材料的设计、组装、合成、器件的制备与评价、构筑过程的理论与模拟到成果的开发与产业化等不同层面出发,在先进材料的主要方向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2.纳米/聚合物复合涂层材料
3.纳米复合微球
4.高性能和功能性涂料、胶粘剂、有机光电薄膜
5.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物理与化学,纳米材料学。
毕业生去向:
除继续深造外,主要分布在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简况
姓 名 | 主要研究领域 | 所在院(系)、所 | 办公电话、Email地址 |
邵丙铣 |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应用研究 | 材料科学系 | 021-65643265 |
李越生 | 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研究、微电子材料表征和器件工艺分析 | 材料科学系 | 021-55664577 |
吴晓京 | 物质结构、缺陷、器件结构及失效分析、半导体材料结构分析、功能薄膜的制备、表征与性能 | 材料科学系 | 021-65643258 |
武利民 | 涂料制备及其树脂的分子设计、表面和界面科学与技术、先进涂料、功能薄膜材料、微球 | 材料科学系 | 021-65643795 |
杨振国 | 聚合物复合材料、腐蚀磨损与防护技术、材料表征及其失效分析 | 材料科学系 | 021-65642523 |
李速明 | 生物医用材料 | 材料科学系 | 021-55662106 |
俞燕蕾 | 液晶高分子光子材料、液晶高分子全息记录材料 | 材料科学系 | 021-55664675 |
范仲勇 | 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结晶 | 材料科学系 | 021-65642395 |
叶明新 | 功能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材料科学系 | 021-65644095 |